每周进展汇总 – 888集团浏览器官网 - 888电子游戏 //www.xjpih.com Wed, 22 Jan 2025 03:58:5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1.3 //www.xjpih.com/wp-content/uploads/2019/03/cropped-circRNA(透明)-2-32x32.png 每周进展汇总 – 888集团浏览器官网 - 888电子游戏 //www.xjpih.com 32 32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50113-20250119 //www.xjpih.com/?p=11623 //www.xjpih.com/?p=11623#respond Wed, 22 Jan 2025 03:50:52 +0000 //www.xjpih.com/?p=11623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18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23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50106-20250112 //www.xjpih.com/?p=11611 //www.xjpih.com/?p=11611#respond Mon, 13 Jan 2025 06:30:43 +0000 //www.xjpih.com/?p=11611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14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11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41230-20250105 //www.xjpih.com/?p=11602 //www.xjpih.com/?p=11602#respond Thu, 09 Jan 2025 06:16:19 +0000 //www.xjpih.com/?p=11602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41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02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41223-20241229 //www.xjpih.com/?p=11598 //www.xjpih.com/?p=11598#respond Thu, 09 Jan 2025 06:06:06 +0000 //www.xjpih.com/?p=11598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12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01 利用超转录组挖掘揭示环状RNA基因组的类病毒和类病毒的多样性和进化

标题: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viroids and viroid-like agents with circular RNA genomes revealed by metatranscriptome mining

杂志:Nucleic Acids Res

影响因子:16.7

通讯作者:Eugene V Koonin

DOI:10.1093/nar/gkae1278

类病毒是几种植物疾病的病原体,是已知最小、最简单的复制子,由大小在 200 至 400 个核苷酸之间的共价闭合环状(ccc)RNA 分子组成。类病毒不编码蛋白质,依赖宿主 RNA 聚合酶进行复制,但有些含有参与复制中间过程的核酶。尽管已经发现了其他具有 cccRNA 基因组的类病毒样因子,如卫星 RNA、核酶病毒和逆转座子,但直到最近,这些因子在生物圈中的传播范围似乎很窄,它们的实际多样性和进化仍知之甚少。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宏转录组挖掘极大地扩展了已知的 cccRNA 基因组的多样性。这些搜索发现了许多不同的类病毒样 cccRNA,其中许多在没有动植物物质的环境中被发现,这表明它们在单细胞真核生物和 / 或原核生物宿主中复制。一些 cccRNA 是 CRISPR 系统的靶标,支持它们与细菌的关联。除了类病毒大小范围内的小 cccRNA 外,还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核酶病毒和具有 cccRNA 基因组的新型病毒,其基因组长度接近 5 千个碱基。因此,宏转录组挖掘表明,类病毒样 cccRNA 基因组的多样性远远超出了之前的预期,这促使人们重新评估这些复制子对于理解原始 RNA 世界的相关性。

02 CICADA: circRNA对幽灵蛋白质组的研究

标题:CICADA: a circRNA effort toward the ghost proteome

杂志:Nucleic Acids Res

影响因子:16.7

通讯作者:Liang Sun

DOI:10.1093/nar/gkae1179

近期研究证实,某些环状 RNA(circRNAs)编码的蛋白质对各种生物学功能至关重要。在这项研究中,该团队提出了 CICADA,这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高通量评估环状 RNA 的蛋白质编码潜力和编码产物的算法,能够识别先前未知的环状 RNA 编码蛋白质。通过利用该算法的潜力,该研究团队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鉴定出了多种有功能的、蛋白质编码的环状 RNA,并为不同类型的癌症建立了环状 RNA 翻译图谱。这一进展创新性地探索了基因组中隐藏的蛋白质组,有望促进癌症和复杂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的发现。CICADA 可作为一个 Python 模块获取(https://github.com/SunLab-biotool/CICADA)。

03 尿液环状RNA检测HBV相关肝细胞癌:一项多中心、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

标题:Urinary Circular RNA Panels to Detect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Large-Scale, Case-Control Study

杂志:J Natl Compr Canc Netw

影响因子:14.8

通讯作者:Yijun Zeng

DOI:10.6004/jnccn.2024.7058

目的:超过 60%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由于临床表现和诊断较晚而无法接受治愈性治疗。晚期 HCC 的 5 年生存率约为 2%。然而,早期发现的 HCC 的治愈性疗法可以将 5 年生存率提高到 70%以上。该研究团队旨在确定尿液中用于检测 HCC 的敏感且非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

患者和方法:在这项研究中,招募了四组个体(健康对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硬化患者和 HBV 相关 HCC 患者),每组被分配到发现、训练和验证阶段。由于相关文献中报道的在 HCC 组织和血液中的差异表达,总共选择了 14 种环状 RNA(circRNA)作为尿液中的假定生物标志物。通过定量 PCR(qPCR)测量它们在尿液中的表达水平。使用训练队列(n = 312)创建逻辑回归模型,然后使用独立队列(n = 741)进行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估诊断性能。

结果:获得了三个 circRNA 面板(circ_0075792、circ_0005397 和 circ_0000976),它们在区分 HCC 与三个对照组方面具有高诊断性能,敏感性>80%,特异性>90%,AUC>0.9。

结论:基于这些结果确定和验证的尿液 circRNA 面板在检测 HCC,特别是早期 HCC 方面显示出理想的诊断性能。因此,使用这些生物标志物检测早期 HCC 将使那些否则会错过治愈性治疗窗口的患者受益于最佳治疗。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598 0
内源性circRNA能否成药?江苏省肿瘤医院利用cEMSY-LNP提高肺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 //www.xjpih.com/?p=11593 //www.xjpih.com/?p=11593#respond Tue, 31 Dec 2024 01:46:13 +0000 //www.xjpih.com/?p=11593
靶向PD-1/PD-L1和CTLA-4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肺腺癌(LUAD)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但ICIs的应答率仍然不理想,大多数应答患者最终对这种治疗方式产生耐药性。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方法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使肿瘤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ICD是一种受调控细胞死亡的调节形式,其特征是释放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Ps),作为攻击和识别的信号,促进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和交叉呈递,最终导致肿瘤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环状RNA(circRNA)可作为抗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的重要调节因子。circRNA显著的抗肿瘤潜能已经扩展到RNA治疗领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长的抗原呈递时间的circRNA,被认为是下一代RNA疗法的候选者。

近日,江苏省肿瘤医院许林、董高超、蒋峰团队Cancer Research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The circRNA cEMSY Induces Immunogenic Cell Death and Boosts 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Lung Adenocarcinoma

研究在LUAD中发现了一种ICD相关的circRNA cEMSY。cEMSY在体外和体内实验的LUAD中均可诱导ICD。此外,瘤内给药cEMSY-LNP使LUAD细胞对anti-PD-1治疗增敏。cEMSY通过其RRM1结构域与RNA结合蛋白TDP-43相互作用,诱导其在线粒体中聚集,从而导致线粒体DNA泄漏,激活cGAS-STING通路,以及抗病毒免疫反应。研究揭示了circRNA cEMSY是一种潜在的ICD诱导剂,具有开发增强癌症免疫治疗策略的潜力。

cEMSY作为潜在ICD诱导剂

研究通过对多种引发ICD的细胞应激模型进行全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与ICD相关的circRNA cEMSY。在临床样本检测表明cEMSY在肺腺癌中表达显著下调。cEMSY过表达和敲低研究显示,cEMSY在体外和体内均可增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ICD,且不会影响细胞活力。(图1)

图1 cEMSY是一种免疫原性circRNA,可在体外驱动ICD。

cEMSY引发ICD介导的抗肿瘤监测

过表达cEMSY的LAUD细胞皮下接种到免疫功能正常小鼠,肿瘤生长明显降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并诱导ICD的标志的EIF2a磷酸化,增加DAMPs的产生。而抗肿瘤作用在Rag1-/-免疫缺陷小鼠中减弱,这表明适应性免疫压力对cEMSY的保护性抗肿瘤作用至关重要。(图2A-C)

表达cEMSY的肿瘤细胞具有强免疫原性,可显著增强免疫募集、DC激活和有效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启动。这表明cEMSY不仅能够诱导细胞死亡,还能够激活免疫系统,为免疫疗法提供支持。(图2D-L)

研究采用PIE法体外合成circRNA cEMSY,使用HPLC进行高效纯化,并利用LNP进行包封。研究在正常小鼠中注射cEMSY-LNP处理的癌细胞,可保护小鼠免受活肿瘤细胞攻击,证明了cEMSY可有效触发免疫正常小鼠肿瘤细胞的ICD,发挥预防性癌症疫苗的作用。(图2M)

吉赛生物拥有基于PIE法自主创新优化的circPrecise®RNA环化专利成环技术,通过对目标线性RNA核酸序列进行再设计,利用RNA自身二级结构,设计最佳环化位点,去除了鱼腥藻内含子自剪切核酶中外显子序列,无引入多余序列,无论是序列较短的内源性circRNA,还是设计编码蛋白的circRNA,都可实现精准高效高质量的体外环化。

图2 cEMSY促进ICD驱动的抗肿瘤免疫。

cEMSY与PD-1阻断疗法的协同效应

在小鼠模型中瘤内给药cEMSY-LNP,并与anti-PD-1联合治疗,在LLC1小鼠模型中诱导了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cEMSY-LNP可与PD-1阻断疗法协同作用,还诱导了免疫记忆效应。通过cEMSY-LNP治疗清除肿瘤的小鼠在30天后仍然表现出对WT LLC1细胞再攻击的完全抵抗。总之,cEMSY-LNP与anti-PD-1联合治疗,可建立持久的抗原特异性免疫记忆,诱导长效的抗肿瘤免疫。(图3)

图3 体外转录的cEMSY联合anti-PD-1提高抗肿瘤疗效。

cEMSY引发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

全转录组测序及KEGG和GO分析结果显示,cEMSY增强了LUAD细胞的先天抗病毒免疫反应。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启动通常基于细胞传感器对异常细胞质dsRNA或dsDNA的感应。进一步分析发现,cEMSY显著提高了胞质内dsRNA传感器(MDA5、RIG1和PKR)和dsDNA传感器(cGAS)的蛋白表达(图4E)。这些传感器是抗病毒途径下游的一部分,可形成正反馈循环,放大抗病毒信号。研究发现,cEMSY激活了cGAS-STING信号轴,促进了LUAD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免疫沉淀结果显示,cEMSY过表达的LLC1和LA795细胞中,cGAS可富集线粒体DNA(mtDNA)(图4H)。细胞质分析和WB分析也证实了过表达cEMSY细胞的细胞质中转录因子A(TFAM,mtDNA类核的核心成分之一)。研究发现cEMSY触发了cGAS和TFAM的共定位(图4J),但没有改变总mtDNA水平,表明cEMSY诱导mtDNA渗漏到细胞质。

体内和体外实验验证了mtDNA在介导cEMSY激活的抗病毒途径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STING抑制剂H-151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cEMSY-LNP的治疗效果。这些结果证明,cEMSY通过诱导线粒体来源的mtDNA渗漏到细胞质中,从而触发cGAS-STING抗病毒信号激活。(图4K-L)

图4 cEMSY刺激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

cEMSY促进TDP-43进入线粒体

研究针对cEMSY环化位点序列设计探针,下拉cEMSY,并对富集的蛋白进行LN/MS和WB检测,再通过RIP实验和数据库分析,发现cEMSY与TAR DNA结合蛋白43(TDP-43)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cEMSY在ICD中的作用取决于其与TDP-43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通过其RRM1结构域。cEMSY通过介导RNA结合蛋白TDP-43在线粒体中的聚集,导致线粒体不稳定,mPTP打开,促使线粒体DNA泄露到细胞质中,激活cGAS-STING通路,从而激活抗病毒免疫反应。(图5)

图5 cEMSY通过促进TDP-43进入线粒体,调节免疫应答。

LUAD患者cEMSY表达与良好免疫治疗反应相关

临床样本检测数据显示,LUAD细胞中cEMSY表达水平升高与DC和CD8+ T细胞的高密度和浸润呈正相关;cEMSY表达升高的患者延长了无病生存期;cEMSY的高表达与LUAD患者中增强的ICB反应有关,还与多种癌症类型包括LUAD、子宫癌、肉瘤(SARC)、皮肤黑色素瘤(SKCM)患者的总生存率呈正相关。这意味着cEMSY不仅是一种潜在的ICD诱导剂,还可能是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图6)

图6 cEMSY表达水平与增强的免疫治疗反应相关。

总结

研究提供了cEMSY作为一种新的免疫疗法靶点的有力证据,展示了其在肺腺癌治疗中的潜力。cEMSY可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还能激活抗病毒免疫反应,并与PD-1阻断疗法产生协同效应。此外,cEMSY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免疫反应和治疗反应相关,使其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为开发基于cEMSY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供一种circRNA治疗策略的新思路,可能改变未来肺腺癌的治疗模式。

原文链接

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res/article/doi/10.1158/0008-5472.CAN-24-1484/750001/The-circRNA-cEMSY-Induces-Immunogenic-Cell-Death

]]>
//www.xjpih.com/?feed=rss2&p=11593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41216-20241222 //www.xjpih.com/?p=11591 //www.xjpih.com/?p=11591#respond Tue, 31 Dec 2024 01:29:38 +0000 //www.xjpih.com/?p=11591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26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01 环状RNA circPHLPP2通过结合ILF3调节结直肠癌中IL36γ的转录,促进肿瘤生长和抗PD -1耐药性

标题:Circular RNA circPHLPP2 promotes tumor growth and anti-PD-1 resistance through binding ILF3 to regulate IL36γ transcrip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杂志:Mol Cancer

影响因子:27.7

通讯作者:Dong-Liang Chen

DOI:10.1186/s12943-024-02192-8

背景:大多数结直肠癌(CRC)患者对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1(PD-1)治疗的反应有限,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环状 RNA(circRNAs)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肿瘤筛查和预测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潜在应用。然而,很少有研究探索 circRNAs 在 CRC 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方法:使用 circRNA 微阵列来鉴定 circPHLPP2。使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来检查 circPHLPP2 的表达水平与 CRC 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使用 MTS 测定、克隆形成实验、皮下肿瘤植入和多色流式细胞术来确认 circPHLPP2 的生物学功能。进行 RNA 测序(RAN-seq)、RT-qPCR 和 WB 实验以研究 circPHLPP2 涉及的下游信号通路。进行 RNA pull-down、RNA 免疫沉淀(RIP)和免疫荧光染色以鉴定与 circPHLPP2 相关的蛋白质。

结果:在对抗 PD-1 治疗有抗性的 CRC 患者中,circPHLPP2 上调。circPHLPP2 显著促进 CRC 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生长。敲低 circPhlpp2 可增强体内抗 PD-1 的疗效。从机制上讲,circPHLPP2 与 ILF3 之间的特定相互作用促进了 ILF3 的核积累,随后增强了 IL36γ 的转录。这个过程减少了自然杀伤(NK)细胞的浸润,并损害 NK 细胞的颗粒酶 B 和干扰素-γ的产生,从而促进肿瘤进展。

结论:总的来说,该团队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circRNA 调节 CRC 免疫逃逸的一种新机制。circPHLPP2 可能作为 CRC 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02 环状RNA触发无义介导的mRNA衰变

标题:Circular RNAs trigger 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

杂志:Mol Cell

影响因子:14.5

通讯作者:Yoon Ki Kim

DOI:10.1016/j.molcel.2024.11.022

环状 RNA(circRNAs)是主要通过反向剪接过程产生的共价闭合单链 RNA。它们在各种生物和生理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然而,circRNAs 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此,该研究团队证明 circRNAs 通过 circRNAs 与 mRNA 的 3′ 非翻译区(3′ UTRs)之间的 RNA-RNA 相互作用促进 mRNA 的快速降解。这种相互作用将通过反向剪接沉积在 circRNAs 上的外显子连接复合物(EJCs)定位在 mRNA 的 3′ UTRs 附近,从而导致依赖于 EJC 的无义介导的 mRNA 降解(NMD),该团队将这个过程描述为环状 RNA 诱导的 NMD(circNMD)。该团队的转录组分析揭示了数百个潜在的 circNMD 候选者,并且 circNMD 在细胞凋亡中的生物学重要性得到了验证。该团队还证明,设计用于与内源 mRNA 的 3′ UTRs 相互作用的外源表达的 circRNAs 显著下调 mRNA 水平。总之,该团队的观察结果为 circNMD 及其在选择性 mRNA 下调中的潜在治疗应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分子证据。

03 CircRREB1介导代谢重编程和干细胞维持促进胰腺导管腺癌进展

标题:CircRREB1 Mediates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and Stemness Maintenance to Facilit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rogression

杂志:Cancer Res

影响因子:12.5

通讯作者:Chen Liang , Xianjun Yu , Si Shi

DOI:10.1158/0008-5472.CAN-23-3596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高度致命的肿瘤,治疗选择有限,患者生存率低。环状 RNA(circRNA)在包括 PDAC 在内的各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对不同的 PDAC 样本进行 circRNA 测序,该研究团队确定 circRREB1 是一种致癌性 circRNA,在 PDAC 中显著上调,并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在功能上,circRREB1 的缺失显著抑制糖酵解和干性,而升高的 circRREB1 则产生相反的效果。从机制上讲,circRREB1 与 PGK1 相互作用,破坏 PTEN 与 PGK1 之间的关联,并增加 PGK1 磷酸化以激活糖酵解通量。此外,circRREB1 通过直接与 YBX1 相互作用并促进其核易位来促进 WNT7B 转录,从而激活 Wnt/β- 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以维持 PDAC 干性。总体而言,这些结果突出了 circRREB1 作为 PDAC 代谢和干性特性的关键调节因子。重要性:CircRREB1 刺激 PGK1 诱导糖酵解,并激活 Wnt/β- 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以维持胰腺癌中的干性,表明 circRREB1 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

04 超增强子相关的CircPVT1通过YBX1介导的RRM2激活促进肝细胞癌的恶性化

标题:Super-enhancer-associated CircPVT1 Promotes Malignanc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via YBX1-mediated RRM2 activation

杂志:Cancer Lett

影响因子:9.1

通讯作者:Haiyang Xie , Shusen Zheng , Zhengliang Tu 

DOI:10.1016/j.canlet.2024.217395

环状 RNA(circRNAs)是表观遗传重编程的重要成员,正在成为肝细胞癌(HCC)中一个引人关注的层面。超级增强子(SEs)是具有巨大基因激活潜力的转录增强子大簇,在癌症研究中被广泛研究。本研究探索并揭示了一种与 SE 相关的环状 RNA circPVT1,确定了其在 HCC 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下游机制。circPVT1 在 HCC 中上调,是 HCC 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在 circPVT1 宿主基因的基因组位点上已确认 H3K27ac 和 H3K4me1 修饰的富集,并且 circPVT1 的表达由 SE 触发。在功能上,circPVT1 增强体外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促进体内肿瘤生长和转移。在机制上,circPVT1 将 YBX1 招募到细胞核中,促进 RRM2 的转录。circPVT1-RRM2 轴的失调促进 HCC 的恶性进展,而抑制 RRM2 或 SE 可减轻 circPVT1 过表达的影响。总之,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circPVT1 由超级增强子驱动。circPVT1 通过 YBX1 介导的 RRM2 转录激活促进 HCC 进展。这些发现为探索 HCC 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建设性的见解。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591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41209-20241215 //www.xjpih.com/?p=11585 //www.xjpih.com/?p=11585#respond Mon, 16 Dec 2024 06:12:10 +0000 //www.xjpih.com/?p=11585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20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01 有效合成环状RNA用于滚环翻译

标题:Efficient circular RNA synthesis for potent rolling circle translation

杂志:Nat Biomed Eng

影响因子:27.7

通讯作者:Yifei Du、V. Ramakrishnan

DOI:10.1038/s41551-024-01306-3

环状 RNA(circRNA)因其卓越的稳定性而成为下一代信使 RNA 治疗药物的候选者。在这里,该研究团队描述了基于反式剪接的方法来合成超过 8000 个核苷酸的环状 RNA。这些方法独立于细菌序列,优于排列内含子-外显子(PIE)方法,并允许整合 RNA 修饰。由此产生的未修饰的环状 RNA 整合了人类 28S 核糖体 RNA 的序列,显示出低免疫原性,并且比PIE法合成的环状 RNA 翻译效率更高。此外,通过使用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进行滚环翻译,研究表明核糖体可以有效地读取高度结构化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相对于以前的构建体,将滚环翻译的效率提高了 7000 倍以上。环状 RNA 的高效可靠生产可能有助于其治疗用途。

02 读通环状RNA RCRIN抑制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变性肝病

标题:A read-through circular RNA RCRIN inhibits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杂志:J Hepatol

影响因子:26.8

通讯作者:Yong Tian、Zusen Fan

DOI:10.1016/j.jhep.2024.11.052

背景与目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非编码 RNA 是否可以作为 MASLD 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尚不明确。
方法:采用外显子捕获 RNA 测序分析来鉴定三名 MASLD 患者和三名非 MASLD 患者肝脏中的通读环状 RNA(rt-circRNAs)。利用肝细胞特异性缺失或过表达 rt-circRNA RCRIN 来研究 MASLD 的发病机制。
结果:该研究团队在 MASLD 患者的肝脏组织中鉴定出 1126 个 rt-circRNAs。RCRIN 在正常肝脏中高表达,在 MASLD 肝脏中表达下调。肝细胞中 RCRIN 的缺失导致脂质积累和 MASLD 发展,而 RCRIN 的过表达抑制了 MASLD 的进展。从机制上讲,在正常肝细胞中,高表达的 RCRIN 与 RPL8 蛋白结合,招募 RNF2 使其降解,减少含 RPL8 的核糖体数量和脂质积累。在 MASLD 肝脏中,低表达的 RCRIN 释放 RPL8 蛋白,促进含 RPL8 的核糖体数量和脂质合成,导致更高的脂质积累和内质网应激。该团队合成了 RCRIN 和 N – 乙酰半乳糖胺(GalNAc)-Rpl8 siRNA 来治疗已建立的小鼠 MASLD,两者都抑制了 MASLD 的发病机制。
结论:该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提供了 rt-circRNA RCRIN 的体内功能,显示了其在 MASLD 发病机制中的抑制作用,表明 RCRIN 和 RPL8 可能是治疗 MASLD 的治疗靶点和候选核酸药物。
影响和意义:该研究团队的发现揭示了一种连接通读环状 RNA RCRIN、核糖体异质性和 MASLD 发病机制的新机制。在正常肝细胞中,RCRIN 通过促进 RPL8 降解来减少肝脏脂质积累和内质网应激从而发挥作用。在 MASLD 患者中,较低的 RCRIN 释放 RPL8 以形成含 RPL8 的核糖体,从而促进脂质积累和内质网应激。RCRIN 过表达和 RPL8 缺失显著抑制 MASLD 的发展和进展。该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RCRIN 和 RPL8 可能是治疗 MASLD 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03 环状RNA的翻译

标题:Translation of circular RNAs

杂志:Nucleic Acids Res

影响因子:16.7

通讯作者:Stefan Stamm

DOI:10.1093/nar/gkae1167

环状RNA(circRNA)在癌症中有致癌和抑癌的两面性。研究表明,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circRNA的异常表达与功能影响显著。QKI(Quaking)是一个与circRNA生物合成相关的剪接因子,可能在T-ALL中失调。利用RNA测序数据,将T-ALL患者分为QKI表达正常(QKI_normal)和异常低(QKI_low)两组,结果显示QKI表达水平与circRNA表达水平显著相关,209个circRNA与QKI水平显著相关。通过随机森林分析,识别出149个能够分类低和正常QKI表达的T-ALL病例的circRNA。在QKI_low与QKI_normal T-ALL中,分别识别出328个和425个circRNA表达和比例(CLP)显著变化。QKI的沉默影响了T-ALL细胞中circRNA的全局表达谱。这些结果表明,QKI表达水平可以用于T-ALL患者分期,低QKI水平与circRNA表达的显著变化相关。QKI的沉默在体外实验中影响了circRNA的表达,揭示了QKI表达降低可能是解释T-ALL中circRNA失调的新因素。这项研究揭示了QKI在T-ALL中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强调了circRNA在癌症中的复杂调控网络。

研究汇总列表

编辑搜图
]]>
//www.xjpih.com/?feed=rss2&p=11585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41202-20241208 //www.xjpih.com/?p=11583 //www.xjpih.com/?p=11583#respond Mon, 09 Dec 2024 07:08:43 +0000 //www.xjpih.com/?p=11583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15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01 能量应激诱导的CircEPB41(2)促进肝细胞癌脂肪生成

标题:Energy Stress-induced CircEPB41(2) Promotes Lipogene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杂志:Cancer Res

影响因子:12.5

通讯作者:Yide Mei

DOI:10.1158/0008-5472.CAN-24-1630

肿瘤微环境在癌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更好地理解调节癌症代谢的潜在机制有助于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在此,该研究团队确定 circEPB41(2)是一种受代谢调节的环状 RNA,它在肝细胞癌(HCC)中介导脂质代谢。circEPB41(2)在葡萄糖缺乏的情况下通过 HNRNPA1 依赖性可变剪接被诱导产生。circEPB41(2)的上调导致促脂肪生成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促进脂肪生成。从机制上讲,circEPB41(2)与 m6A 去甲基化酶 FTO 合作,降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SIRT6 的 mRNA 稳定性,从而提高 H3K9ac 和 H3K27ac 水平以激活促脂肪生成基因表达。沉默 circEPB41(2)可抑制 HCC 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肿瘤异种移植物的体内生长。在临床上,circEPB41(2)在 HCC 中升高,并且高 circEPB41(2)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总体而言,这项研究表明 circEPB41(2)是脂质代谢重编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并表明靶向 circEPB41(2)-FTO-SIRT6 轴可能是治疗 HCC 的一种有前景的抗癌策略。

02 反义CircRNA VvcircABH通过抑制葡萄同源mRNA剪接来控制耐盐性和油菜素内酯信号反应

标题:The antisense CircRNA VvcircABH controls salt tolerance and the 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 response by suppressing cognate mRNA splicing in grape

杂志:New Phytol

影响因子:8.3

通讯作者:Jing Li ,Yuanpeng Du

DOI:10.1111/nph.20306

土壤盐渍化是限制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环状 RNA(circRNAs)比线性 mRNA 更稳定,并参与应激反应。然而,植物中反义环状 RNA 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测序鉴定出反义环状 RNA VvcircABH。利用遗传转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该团队分析了 VvcircABH 对盐胁迫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VvcircABH 位于细胞核中,并受盐胁迫上调,而其同源基因 VvABH(α/β- 水解酶)的表达水平则下调。VvcircABH 过表达或 VvABH 沉默极大地增强了葡萄的耐盐性。VvcircABH 可以结合重叠区域并抑制 VvABH 前体 mRNA 的剪接,从而降低 VvABH 的表达水平。此外,VvcircABH 抑制了 VvABH 对 VvBRI1(油菜素内酯不敏感 1)和 VvBKI1(BRI1 激酶抑制剂 1)之间相互作用的加成效应,从而影响植物对 BR 的响应,BR 在植物耐盐性中起重要作用。该团队得出结论,VvcircABH 和 VvABH 在耐盐性和油菜素内酯信号响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并且 VvcircABH 可以通过抑制 VvABH 的剪接来控制其表达。

03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RNA结合蛋白QKI的缺失和环状RNA的失调

标题:Depletion of the RNA binding protein QKI and circular RNA dysregulation in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杂志:Haematologica

影响因子:8.2

通讯作者: Stefania Bortoluzzi

DOI:10.3324/haematol.2024.285971

环状RNA(circRNA)在癌症中有致癌和抑癌的两面性。研究表明,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circRNA的异常表达与功能影响显著。QKI(Quaking)是一个与circRNA生物合成相关的剪接因子,可能在T-ALL中失调。利用RNA测序数据,将T-ALL患者分为QKI表达正常(QKI_normal)和异常低(QKI_low)两组,结果显示QKI表达水平与circRNA表达水平显著相关,209个circRNA与QKI水平显著相关。通过随机森林分析,识别出149个能够分类低和正常QKI表达的T-ALL病例的circRNA。在QKI_low与QKI_normal T-ALL中,分别识别出328个和425个circRNA表达和比例(CLP)显著变化。QKI的沉默影响了T-ALL细胞中circRNA的全局表达谱。这些结果表明,QKI表达水平可以用于T-ALL患者分期,低QKI水平与circRNA表达的显著变化相关。QKI的沉默在体外实验中影响了circRNA的表达,揭示了QKI表达降低可能是解释T-ALL中circRNA失调的新因素。这项研究揭示了QKI在T-ALL中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强调了circRNA在癌症中的复杂调控网络。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583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41125-20241201 //www.xjpih.com/?p=11578 //www.xjpih.com/?p=11578#respond Mon, 02 Dec 2024 07:14:41 +0000 //www.xjpih.com/?p=11578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43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01 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环状RNA:强调信号通路和临床应用

标题:Exosomal circular RNAs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 emphasis on signaling pathways and clinical

杂志:MedComm (2020)

影响因子:10.7

通讯作者:Hongxin Deng

DOI:10.1002/mco2.70019

外泌体可以通过携带多种遗传信息并将其传递给靶细胞来调节肿瘤的恶性进展。最近的研究表明,外泌体环状RNA (circRNAs)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肿瘤生长、转移、上皮-间质转化、耐药、自噬、代谢、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在肿瘤微环境(TME)中,外泌体环状RNA可以在肿瘤细胞、内皮细胞、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和微生物群之间转移,影响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由于外泌体环状RNA的高稳定性和广泛存在,它们有望成为血液和尿液中肿瘤诊断和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此外,设计靶向外泌体环状RNA的纳米颗粒,并利用来自免疫细胞或干细胞的外泌体环状RNA,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在这篇综述中,该研究团队研究了外泌体环状RNA在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作用,并总结了外泌体环状RNA在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传递及其对TME的影响。最后,本综述强调了外泌体环状RNA作为诊断和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提出了临床治疗的新策略。

02 环状RNA在阿霉素耐药中的作用

标题:The role of circRNAs in resistance to doxorubicin

杂志:Cell Commun Signal

影响因子:8.2

通讯作者:Soudeh Ghafouri-Fard

DOI:10.1186/s12964-024-01952-9

多柔比星是一种蒽环类药物,被认为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它广泛用于不同类型癌症的化疗方案中。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是癌症化疗中的主要临床障碍和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过程涉及不同机制,尤其是表观遗传因素的作用。环状 RNA(circRNAs)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突出的作用。在这里,该研究团队总结了环状 RNA 在多柔比星耐药性中的作用的最新发现,特别是在乳腺癌和骨肉瘤中,并强调了它们在该领域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临床应用。认识环状 RNA 参与多柔比星耐药性的潜在机制将扩大人们对化疗耐药性建立的理解,并可能为开发基于环状 RNA 的癌症化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或治疗策略提供前景。

03 N7 -甲基鸟苷修饰的环状RNA circIPP2A2作为调节Hornerin/PI3K/AKT/GSK3β轴的支架,促进肝细胞癌的恶化

标题:A N7-methylguanosine modified circular RNA, circIPP2A2, promotes malignant behavior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serving as a scaffold in modulating the Hornerin/PI3K/AKT/GSK3β axis

杂志:Cell Death Dis

影响因子:8.1

通讯作者:Yi Gao、Mingxin Pan、Shunjun Fu

DOI:10.1038/s41419-024-07248-7

尽管治疗策略不断进步,但肝细胞癌(HCC)的长期生存情况仍不乐观。因此,了解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可能会为患者带来巨大益处。之前的研究表明,Hornerin 通过调节 AKT 信号通路促进 HCC 进展。为了研究上游调节机制,RNA 免疫沉淀和 RNA pull-down实验结果表明,circIPP2A2 的特定区域与 Hornerin 相互作用。此外,circIPP2A2 上调的患者术后生存结果比 circIPP2A2 下调的患者更差。在对 circIPP2A2 进行结构验证后,使用慢病毒载体进行的功能缺失研究表明,circIPP2A2 下调显著抑制 HCC 的体外和体内肿瘤发生和进展。从机制上讲,m7G-MeRIP 结果显示 circIPP2A2 显著富集。后续研究证实,METTL1 影响 circIPP2A2 的稳定性及其与 Hornerin 的结合亲和力。免疫沉淀和免疫荧光表明,circIPP2A2 作为分子支架促进 Hornerin 与 PI3K 相互作用。总之,该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受 N7 – 甲基鸟苷修饰调节的 circIPP2A2 作为分子支架通过调节 Hornerin/PI3K/AKT/GSK3β 轴促进 HCC 的恶性行为。靶向 circIPP2A2 可能是 HCC 患者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578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41118-20241124 //www.xjpih.com/?p=11564 //www.xjpih.com/?p=11564#respond Mon, 25 Nov 2024 09:01:58 +0000 //www.xjpih.com/?p=11564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22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01 ZC3H14通过结合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和3′ UTR促进反向剪接

标题:ZC3H14 facilitates backsplicing by binding to exon-intron boundary and 3′ UTR

杂志:Mol Cell

影响因子:14.5

通讯作者:Ge Shan、Xiaolin Wang

DOI:10.1016/j.molcel.2024.10.001

环状 RNA(circRNAs)是真核生物转录和 RNA 加工的自然产物,已成为生理和疾病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尽管已有多个顺式元件和反式因子被报道可调节环状 RNA 生物发生的反向剪接,但这些调节大多数在环状 RNA 的侧翼内含子中起作用。在这里,通过全基因组 CRISPR 基因敲除筛选,该研究团队确定了一种进化上保守的 RNA 结合蛋白 ZC3H14 在调节环状 RNA 生物发生中起作用。ZC3H14 与同源 mRNA 的 3′ 和 5′ 外显子 – 内含子边界以及 3’UTR 结合,通过二聚化和与剪接体的结合促进环状 RNA 生物发生。酵母中 ZC3H14 的同源基因 Nab2 被敲除后,环状 RNA 的水平显著降低。Zc3h14−/−小鼠表现出生精过程中断和睾丸环状 RNA 水平降低。此外,人类 ZC3H14 的表达水平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 ZC3H14 在调节反向剪接中的保守需求,并将 ZC3H14 和环状 RNA 生物发生与男性生育能力联系起来。

 

02 CUL4A-DDB1-circRFWD2 E3连接酶复合物介导p27泛素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增殖

标题:CUL4A-DDB1-circRFWD2 E3 ligase complex mediates the ubiquitination of p27 to promote multiple myeloma proliferation

杂志:Exp Hematol Oncol

影响因子:9.4

通讯作者:Ye Yang、Chunyan Gu

DOI:10.1186/s40164-024-00582-8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其特征是骨髓(BM)中的浆细胞异常增殖。众多研究表明,骨髓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与细胞外囊泡环状 RNA(circRNAs,一种非编码 RNA)的交流来影响肿瘤微环境(TME)。该团队的研究显示,一种环状 RNA,即 circRFWD2(hsa_circ_0015361)由 MM 细胞表达,并翻译成一种新的蛋白质 circRFWD2_369aa。该研究团队发现 MM 患者外周血样本中 circRFWD2_369aa 水平升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circRFWD2 通过泛素化途径促进 p27 的降解,导致 MM 细胞增殖增加。该团队还证实了 circRFWD2 与其下游基因 DDB1 和 CUL4A 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 circRFWD2 可以与其他基因形成 E3 连接酶复合物来介导 p27 的泛素化。值得注意的是,由 RFWD2 的环状 RNA 翻译的蛋白质也可以作为 E3 连接酶。这项研究强调了 circRFWD2 作为 MM 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这可能会提高诊断和疗效分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03 雄激素靶向hsa_circ_0085121编码一种新的蛋白,通过促进PI3K/Akt/mTOR通路的活性和增强AR-V7选择性剪接来改善前列腺癌的发展

标题:Androgen-targeted hsa_circ_0085121 encodes a novel protein and 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of prostate cancer through facilitating the activity of PI3K/Akt/mTOR pathway and enhancing AR-V7 alternative splicing

杂志:Cell Death Dis

影响因子:8.1

通讯作者:Yanbin Sun、Xiaolu Cui

DOI:10.1038/s41419-024-07246-9

前列腺癌(PCa)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男性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显著增加。在本研究中,进行了全转录组分析以鉴定差异表达的环状 RNA(DE-circRNAs)。分析了 DE-circRNAs 的编码能力,发现 hsa_circ_0085121(circRNF19A)不仅在前列腺癌细胞和肿瘤样本中过表达,还编码了一个由 490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命名为 circRNF19A-490aa。观察到敲低 circRNF19A 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对多西他赛的耐药性。相反,IRES 的突变显著削弱了 circRNF19A 的促肿瘤功能,表明 circRNF19A-490aa 是调节前列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主要形式。从机制上讲,circRNF19A-490aa 被证明与 HSP90AA1 相互作用,从而增强 AR 活性并促进 Akt/mTOR 和 PLK1 通路的激活。此外,观察到 circRNF19A-490aa 与 HNRNPF 相互作用,促进 HNRNPF 募集到 AR-V7 的剪接位点并增强其可变剪接。最后,观察到雄激素受体(AR)与 RNF19A 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结合,随后调节 circRNF19A 和 circRNF19A-490aa 的表达。这些数据表明,circRNF19A 通过编码一种新的蛋白质 circRNF19A-490aa 在 AR 激活和 AR-V7 生成中起关键作用,靶向 circRNF19A 可能是阻止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进展的有效策略。

 

研究汇总列表

编辑搜图
]]>
//www.xjpih.com/?feed=rss2&p=1156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