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集团浏览器官网 - 888电子游戏 //www.xjpih.com Wed, 22 Jan 2025 03:58:5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1.3 //www.xjpih.com/wp-content/uploads/2019/03/cropped-circRNA(透明)-2-32x32.png 888集团浏览器官网 - 888电子游戏 //www.xjpih.com 32 32 筛选并优化翻译元件的环状RNA肿瘤疫苗体内疗效强于线性mRNA,并有望实现靶向治疗! //www.xjpih.com/?p=11625 //www.xjpih.com/?p=11625#respond Wed, 22 Jan 2025 03:58:56 +0000 //www.xjpih.com/?p=11625

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关键策略。其中,RNA肿瘤疫苗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在安全精准治疗和患者个体化用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突破。而环状RNA(circRNA)作为一种新型肿瘤疫苗平台,凭借其高度的稳定性和具有免疫刺激的特性而备受瞩目。

近日,复旦大学黄胜林联合福建省肿瘤医院方主亭研究团队Theranostics期刊上发表论文:Optimized circular RNA vaccines for superior cancer immunotherapy

研究建立了优化的环状RNA癌症疫苗平台:通过筛选和优化高效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间隔序列和miRNA识别位点,大幅提升了翻译效率及免疫激活能力。多个肿瘤模型中,circRNA疫苗展现出比线性mRNA疫苗更优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替代方案。

目前,环状RNA药物表达蛋白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在其序列中插入病毒来源的IRES(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以启动下游蛋白编码序列的翻译。研究表明,IRES的筛选以及其邻近序列的优化能够显著提升环状RNA的翻译效率。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特定细胞类型,尤其是免疫细胞,进行高效IRES筛选的研究。此外,尚未有研究通过精确解析IRES的三维结构来进一步优化其功能。在环状RNA药物开发中,IRES的细胞特异性优化和结构功能研究仍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筛选IRES元件

该研究中,研究团队筛选了29种IRES元件,发现肠道病毒A(EV-A)的IRES在小鼠和人的不同免疫细胞系均表现出最高的翻译效率,表明其是一个适应性强且高效的 circRNA 翻译元件。

优化IRES元件

此外研究利用SHAPE-MaP技术解析了EV-A IRES的二级结构,并进行靶向突变和截短优化。优化后的IRES不仅结构更加精简和稳定,而且在不同细胞系中均表现出更高的翻译效率。

设计非编码区和miRNA识别位点

研究还进一步优化了circRNA疫苗设计,包括筛选出50 nt聚腺苷酸(polyA50)作为最佳的非翻译区序列,并发现通过添加miRNA识别位点,可实现组织特异性调控。

优化circRNA的疗效显著优于线性mRNA

circRNA与线性mRNA在翻译起始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circRNA可能与线性mRNA竞争有限的共同翻译起始因子。然而,编码卵清蛋白(OVA)的circRNA疫苗在稳定性及免疫诱导能力上展现出独特优势,能够更高效地激活树突状细胞,并显著增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在B16F10-OVA肿瘤模型中,circRNA疫苗显著诱导了更高比例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并展现出卓越的肿瘤预防效果。此外,针对肿瘤新抗原和HPV抗原设计的circRNA疫苗也诱导了更为强大的免疫反应,其抑制

肿瘤生长的效果显著优于线性mRNA疫苗

编码OVA的环状mRNA疫苗诱导有效的T细胞应答和对B16 F10-OVA肿瘤模型的保护作用

总结

综上,该研究通过筛选高效IRES、非翻译区和miRNA识别位点等序列元件,成功设计并优化了肿瘤抗原circRNA疫苗。优化的circRNA疫苗在体外免疫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中均展现出显著优于传统线性mRNA疫苗的T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并在肿瘤预防和治疗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功效。这些结果为circRNA疫苗作为癌症治疗新策略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未来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原文链接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729565/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25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50113-20250119 //www.xjpih.com/?p=11623 //www.xjpih.com/?p=11623#respond Wed, 22 Jan 2025 03:50:52 +0000 //www.xjpih.com/?p=11623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18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23 0
Orna与先博生物深化合作,推进BCMA体内CAR-T疗法开发 //www.xjpih.com/?p=11619 //www.xjpih.com/?p=11619#respond Wed, 22 Jan 2025 03:48:08 +0000 //www.xjpih.com/?p=11619
2025年1月15日,Orna Therapeutics, Inc.(以下简称“Orna”)和上海先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博生物”)宣布进一步扩大其战略合作,正式将BCMA(B细胞成熟抗原)列为指定的生物靶点,共同推进体内CAR-T疗法的开发与应用。这一合作旨在充分利用双方在环状RNA(oRNA®)技术和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先优势,开发创新疗法,为全球患者提供突破性治疗方案。

根据协议,先博生物将在大中华地区内展开针对BCMA的体内panCAR细胞疗法的研发和商业化工作,而Orna将保留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研发以及商业化的全部权益。双方在各自的授权地域内都将有权收到合作首付款以及基于临床开发、上市和商业化等重要阶段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获批上市后的销售分成。

在2023年1月,双方曾达成一项合作协议:由先博生物负责对Orna公司利用突破性环状mRNA技术(oRNA)开发的体内细胞治疗产品在大中华区抗肿瘤领域的开发和上市,包括Orna管线最领先的产品anti-CD19 in situ CAR (isCAR)项目,名为“ORN-101”

先博生物目前布局了6条产品管线,专注于通用型CAR-NK与CAR-T技术的研发,并且拥有成熟的工艺开发技术。此前,先博生物与Orna合作开发的CD19 CAR-NK在一期临床试验已取得积极结果。此次合作新增BCMA靶点,将进一步推动panCAR™疗法的发展,使其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更具竞争力。

Orna董事长兼MPM BioImpact合伙人Ansbert Gadicke 医学博士声称“我们很高兴与先博生物深化合作关系,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体内BCMA panCAR疗法,Orna的panCAR方法有望引入一类全新的体内CAR疗法,克服当前体外细胞疗法的局限性。Orna迄今为止生成的令人振奋的临床前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数据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承诺,我们期待着将我们的项目推进到临床阶段。”

 Simnova 首席执行官曹卓晓博士发言表示“我们双方都致力于开发针对肿瘤和免疫性疾病的创新疗法,此次合作为我们在BCMA靶点领域开辟了新的机会。”

关于Orna

Orna Therapeutics专注于设计和开发全新一类的完全工程化环状RNA(oRNA®)疗法,旨在释放RNA 医学的潜力,用于治疗全身各种疾病。Orna的环状RNA转录物相比传统的mRNA方法具有多种优势,包括简化生产流程、优化脂质纳米颗粒(LNP)制剂以及更卓越的蛋白表达能力。其业界领先的基于LNP的递送系统和全面的编辑程序,使Orna有能力推进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RNA疗法,从而变革患者护理方式。

官网链接:www.ornatx.com

关于先博生物

上海先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先博生物”,www.simnovabio.com)致力于为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带来创新细胞治疗产品。先博生物拥有丰富的研发管线,其技术优势为自主研发的通用现货型CAR-NK和BiTE CAR-T技术平台均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4.11.21.624667v1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19 0
CICADA:经济有效揭示circRNA编码“幽灵蛋白组”的创新算法 //www.xjpih.com/?p=11615 //www.xjpih.com/?p=11615#respond Wed, 15 Jan 2025 08:18:02 +0000 //www.xjpih.com/?p=11615 作者:EP

校稿:范丽媛

随着质谱(MS)和核糖体分析(Ribosome profiling)等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组研究已经发展到传统蛋白数据库中没有的蛋白质(幽灵蛋白组)。这些未被充分研究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基因组突变、选择性剪接或曾被认为是非编码的RNA产生。其中,circRNA不依赖帽结构的翻译是“幽灵蛋白质组”产生的重要机制

目前,已经有各种算法和工具,初步筛选可翻译的circRNA。翻译组研究技术(如Ribo-seq、RNC-seq、Polysome profiling等)是鉴定可翻译circRNA的主流技术。然而,这些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基于内在RNA序列特征的算法缺乏circRNA特异性;核糖体分析成本高昂,需要复杂的技术。此外,MS可鉴定RNA的翻译产物,但依赖于有限的肽库,传统的蛋白质或肽数据库有待进一步扩展。

近日,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孙亮教授团队Nucleic Acids Res上发表研究论文:CICADA: a circRNA effort toward the ghost proteome。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范丽媛和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滨州市人民医院Xinyuan Zhou为论文的共同一作。研究团队提出了CICADA(circRNA编码能力和产物检测算法),用于高通量评估circRNA的蛋白质编码潜力和编码产物。

CICADA算法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根据固有的序列特征,识别潜在的可翻译circRNA。同时,CICADA还提供了一个独有的circRNA编码产物识别策略,可作为MS搜索的肽库,以鉴定circRNA编码的蛋白。此外,该研究利用CICAD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鉴定了多种功能性、蛋白质编码的circRNA,并建立了不同类型癌症的circRNA翻译谱。CICADA作为创新性的算法,推动基因组中隐藏的蛋白质组的探索,有望加速癌症和复杂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的发现。CICADA可以作为Python模块访问(https://github.com/SunLab-biotool/CICADA)。

CICADA概述

研究首先使用基于ANT矩阵的滑动窗口从训练数据集中导出最高潜在编码区(HPCR),使用动态规划算法选择最优HPCR(图1)。随后,从阳性组和阴性组中提取最佳HPCR或转录本的序列、保守性、结构和机制特性,并将其纳入RF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即可预测circRNA的编码潜力。通常,CICADA使用全长circRNA序列作为输入,输出具有或不具有编码潜力的circRNA的二进制结果。接着,研究使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通过HPCR识别潜在的circRNA编码产物(circProt)(图2)。CICADA基于翻译组学或蛋白组学的证据支持,可以获得高通量、可靠的circRNA编码产物。与多种预测方法相比,CICADA在预测circRNA的潜在编码和编码产物方面呈现出高性能。

图1 CICADA工作流程。

图2 从circRNA的HPCR中鉴定circRNA编码蛋白产物的策略。

评估编码潜力的性能

CPC2CPAT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评估RNA编码潜能评估工具,研究对比了CICADA和上述两种工具的性能,分别在circPro和circBank中预测circRNA的蛋白质编码潜能。此外,主要为线性转录本设计的CNCI作为软件的基线版本。结果表明,CICADA方法的准确率最高,误差率最;CPAT灵敏度和召回率最高,而特异性和精密度最低;CNCI的特异性和精密度最高,但灵敏度和召回率较低。值得注意的是,CICADA在F1评分、几何平均(GM)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方面优于CPAT、CPC2和CNCI。此外,与基于混淆矩阵的其他三种方法相比,CICADA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CircPro需要对每个样本进行RNA-seq和ribo-seq数据的匹配,CircCode依赖ribo-seq数据,CICADA只需要RNA-seq数据。对比验证结果表明,CICADA是预测circRNA编码潜力的一种经济有效的算法。(图3)

图3 评估CICADA预测性能。

食管细胞系中circRNA编码产物的发现

CICADA还可以预测潜在的circRNA编码产物(circProt)。研究使用CICADA和ORFfinder,并匹配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对食管癌细胞系中的circRNA翻译概况进行研究。基于已知蛋白,与ORFfinder相比,CICADA鉴定出更多新的circRNA编码产物。(图4B)

研究从串联质量标签(TMT) 11-plex标记和Label Free(LF)样品中搜索匹配的原始MS蛋白组数据,寻找可能的肽(图4C)。结果表明,CICADA预测结果中有MS数据支持的circProt明显多于ORFfinder,特别是在LF样本中。

研究还分析了使用CICADA预测的可翻译circRNA和circProt的分子特征。利用psirc生成的这些circRNA的完整序列,鉴定出202,799个可翻译的circRNA,其中4,955个有MS数据的支持(图4D)。这些可翻译的circRNA可分为三种类型:通过滚动环机制进行翻译的;可以在不跨越circRNA连接位点或滚动的情况下翻译成蛋白质;跨越circRNA连接位点但不通过滚环进行翻译的。

图4 评估CICADA预测性能。

鉴定ESCC中可翻译circRNA

研究利用circRNA-seq分析10个ESCC细胞系和两个正常食管细胞系中circRNA,得到ESCC差异表达的circRNA有355个。使用CICADA预测这些circRNA,鉴定出222个具有编码潜能的circRNA,并用MS鉴定了其中4个circRNA的翻译产物。

使用CICADA预测可翻译的circRNA,并挖掘circProts。通过NetMHCpan检测,大多数circProts具有新抗原潜能(图5D),也鉴定出了一些高频新抗原肽序列(图5E)。随着circRNA编码产物长度的增加,新抗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图5F)。大多数这些功能可翻译的circRNAs起源于染色体3和17的CDS。

研究中circRNA-seq由吉赛生物提供。circRNA-seq利用RNase R去除mRNA,从而富集circRNA,相比全转录组测序,circRNA检出率更高!

另外,吉赛生物还可以提供蛋白组以及翻译组分析服务,联合多组学平台助力全方位验证circRNA的翻译功能及翻译产物,让“幽灵蛋白组”无处遁形!

图5 CICADA鉴定ESCC中功能性可翻译circRNA。

CICADA在泛癌circRNA翻译分析的应用

研究使用CICADA,预测了各种癌症类型中可翻译的circRNA,并在MS数据中挖掘circProt(图6B)。大多数这些可翻译的circRNA含有mRNA重叠的区域,特别是在CDS内(图6C)。大多数circRNA的翻译没有跨越环化位点或滚动的情况下进行翻译;可翻译circRNA及其产物集中在1000 nt的范围内(图6D)。相当大比例的circRNA进行滚环翻译或跨越环化位点但未滚环的翻译。这两种翻译机制都产生了新的蛋白质产物(图6E)。GO分析显示,大多数基因与蛋白质结合或酶活性有关(图6F)。

图6 使用CICADA对泛癌的可翻译circRNA进行分析。

总结

CICADA软件可用于准确评估circRNA的编码潜力并绘制更广泛的circRNA编码概况。创新CICADA的开发是circRNA研究的重大进展,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隐藏蛋白质组的理解,而且有助于研究和鉴定circRNA编码的未知蛋白质。凭借其可靠和有效的预测能力,CICADA为深入了解circRNA生物学的复杂领域铺平了道路。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15 0
科锐迈德联合苏州大学开发新型LNP显著增强体内降解效率,有效递送circRNA疫苗 //www.xjpih.com/?p=11613 //www.xjpih.com/?p=11613#respond Wed, 15 Jan 2025 08:06:52 +0000 //www.xjpih.com/?p=11613

脂质纳米颗粒(LNP)等基于脂质纳米载体在递送mRNA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在临床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研究表明LNP系统可能会引起高度炎症和明显的副作用,并且运输和储存的稳定性较低。[1,2]在尾部引入酯和二硫键等可降解基团有助于脂质的快速代谢清除,从而提高耐受性和安全性。[3,4]同时,分枝尾和多胺头被发现有利于mRNA和可电离脂质的相互作用,从而稳定LNP。[5,6]

2025年1月9日,苏州大学联合苏州科锐迈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团队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上发表研究论文:Circular mRNA Vaccine against SARS-COV-2 Variants Enabled by Degradable Lipid Nanoparticles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mRNA疫苗(cmRNA-1130),由一种新的可生物降解的AX4-LNP和cmRNA编码Delta RBD三聚体形成,用于对抗SARS-CoV-2 Delta变体。

cmRNA-1130特点:

① AX4脂质具有4个支尾和8个酯键,有利于内体逃逸和mRNA释放,最终降解LNP;

② cmRNA呈现高稳定性和高效持久的各种蛋白质表达;

③ cmRNA-1130可诱导有效且持续的针对Delta SARS-CoV-2的抗体,且无明显副作用;

④ cmRNA-1130在小鼠中诱导了显著的刺突特异性TH1偏向性T细胞反应,从而增强了对Delta SARS-CoV-2的保护;

⑤ cmRNA-1130表现出色的稳定性,在4°C和多次冻融循环下保存6个月后仍保持有效,有利于mRNA疫苗的储存和运输。因此,结合可生物降解的AX4-LNP和稳定的cmRNA的mRNA疫苗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护措施,可预防各种COVID-19病毒变体。

设计并合成可降解脂质

将可降解的连接物如酯键结合到脂质尾部,可以降低免疫原性,促进mRNA释放,并改善mRNA表达。此外,有报道称尾部支化的脂质可以加速它们从核内体中逃逸。[7,8]

研究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具有多个酯键的可电离脂质,利用1H NMR光谱验证结构。将这些可电离脂质与辅助脂质、胆固醇、DSC和DMG-PEG一起配制成LNP,并保持与商用Dlin-MC3-DMA脂质(MC3)相同的摩尔组成和氮磷比(N/P)进行RNA包封。其中,AX4-LNP与商业化ALC0315-LNP和SM102-LNP相比,在IM给药后诱导的蛋白表达相似,展现最有效的mRNA递送效果。(图1)

图1 体内筛选脂质用于mRNA递送。

脂质尾部和结构的影响

研究进一步发现,脂质的尾部结构对mRNA表达有显著影响,AX4脂质(含有四个分支尾部)比AX4-2和AX4-3(分别含有两个和三个分支尾部)显示出更高的蛋白表达水平。(图2)

图2 体内筛选具有不同数量X4和不同连接体的脂质用于mRNA递送。

验证体内递送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评估结果表明AX4-LNP在体内主要为肝脏靶向性(图3)。采用LC-MS/MS法检测AX4-LNP在肝脏和脾脏中的代谢。与MC3-LNP相比,静脉给药后,AX4-LNP在肝脏和脾脏的降解速率要快得多(图4)。此外,接种mRNA疫苗的小鼠无明显的免疫反应和明显的体重变化,进一步证实了其显著的生物相容性。

图3 IM或静脉注射后Fluc cmRNA-AX4-LNP的体内生物分布和蛋白表达。

图4 AX4-LNP的理化、代谢和生物相容性。

制备环状mRNA

研究将野生型SARS-Cov-2 Spike的RBD(残基Arg319−Phe541)与T4纤维蛋白(折叠蛋白)融合,通过柔性GS连接体连接形成三聚体结构(图5a)。为了分泌这种抗原,使用了一种工程化的信号肽secrecon。

研究利用利用包含鱼腥藻PIE系统、Echovirus 29 IRES、间隔区、同源臂和蛋白质编码区的框架编码Delta RBD三聚体(图5c)。体外转录后环化生成cmRNA。并利用制备型HPLC-SEC纯化,产率76%(图5d),环化效率为83%,纯度为89.35%。

图5 设计与制备编码Delta RBD三聚体的cmRNA。

cmRNA-1130有效性

在BALB/c小鼠中进一步评价编码T4 fibritin工程Delta RBD三聚体的cmRNA-1130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有效性。在小鼠中接种两剂cmRNA-1130可诱导高水平和持久的抗SARS-COV -2NAb,对Delta和其他假病毒变体具有很强的中和活性,并且Delta RBD三聚体诱导的NAb足以阻断假病毒全长刺突介导的细胞转导。cmRNA-1130可以激活Delta RBD/刺突蛋白特异性T细胞,诱导小鼠Th1型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总之,cmRNA-1130可诱导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6)

图6 cmRNA-1130在BALB/c小鼠体内的免疫作用。

cmRNA-1130稳定性

cmRNA-1130在4°C持续6个月以及25°C和37°C持续7天后,大小变化、mRNA泄漏和包封率(EE)变化极小。此外,cmRNA-1130能够承受反复冻融过程,在6次冻融循环后,其大小和mRNA包封无明显变化,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重要的是,cmRNA-1130在4°C下储存6个月或反复冷冻和解冻6次后,在接种后第14天仍显示出与新鲜疫苗相当的NAb水平。cmRNA-1130优越的稳定性有利于mRNA疫苗的有效性和冷链运输。

总结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SARS-Cov-2 Delta变体疫苗(cmRNA-1130),其中编码Delta受体结合域(RBD)三聚体抗原的环状mRNA(cmRNA)由一种新的可生物降解LNP包封。AX4在体内的快速代谢特性可以降低潜在的全身毒性。Delta RBD cmRNA在小鼠体内的成功递送诱导了针对多种变体的强大的中和抗体(NAb)和强烈的T细胞反应。此外,由AX4形成的纳米颗粒在肝脏和脾脏中的代谢速度远快于MC3脂质,相应的疫苗可以在4℃下保存6个月以上。总之,研究表明cmRNA-1130作为直接阻断流行性疾病的预防性疫苗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4c20770

参考文献

[1] Connors, J., et al. Lipid nanoparticles (LNP) induce activation and maturation of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in young and aged individuals. Commun. Biol.2023, 6 (1), 188.

[2] Schoenmaker, L., et al. mRNA-lipid nanoparticle COVID-19 vaccines: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Int. J. Pharm. 2021, 601, 120586.

[3] Hassett, K. J., et al. Optimization of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Intramuscular Administration of mRNA Vaccines. Mol. Ther.-Nucleic Acids 2019, 15, 1−11.

[4] Qiu, M. et al. Lipid nanoparticle-mediated codelivery of Cas9 mRNA and single-guide RNA achieves liver-specific in vivo genome editing of Angptl3.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21, 118(10), No. e2020401118.

[5] Yan, Y., et al. Branched hydrophobic tails in lipid nanoparticles enhance mRNA delivery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Biomaterials 2023, 301, 122279.

[6]  Cornebise, M., et al. Discovery of a novel amino lipid that improves lipid nanoparticle performance through specific interactions with mRNA. Adv. Funct. Mater. 2022, 32(8), 2106727.

[7] Tang, X., et al. Ionizable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mRNA delivery. Adv. NanoBiomed Res. 2023, 3(8), 2300006.

[8] Byun, J., et al. RNA nanomedicine: delivery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AAPS J. 2023, 25(6), 95.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13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50106-20250112 //www.xjpih.com/?p=11611 //www.xjpih.com/?p=11611#respond Mon, 13 Jan 2025 06:30:43 +0000 //www.xjpih.com/?p=11611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14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11 0
重大突破!环码生物环形RNA疗法摘下国内NMPA临床试验许可首冠 //www.xjpih.com/?p=11609 //www.xjpih.com/?p=11609#respond Mon, 13 Jan 2025 06:27:05 +0000 //www.xjpih.com/?p=11609

2025年1月10日,上海环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码生物”) 自主研发的环形RNA药物-HM2002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临床试验许可(IND),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这是首个获得NMPA临床试验许可的环形RNA生物制品,充分体现了环码生物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公司作为“环形RNA疗法引领者”的具体实践,也提升了中国在环形RNA制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1 CirCode 聚焦未满足的治疗需求: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因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甚至坏死。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IHD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然而,目前的治疗手段在促进心肌微循环重建和血管新生方面成效有限,迫切需要更高效的新型疗法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2 CirCode HM2002注射液:突破性的环形RNA疗法

HM2002注射液是基于环码生物自主创新技术平台研发的新一代环形RNA药物,专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设计。该疗法通过在心肌内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显著促进血管新生与心肌灌注,从而加速心功能恢复。与传统线性RNA相比,HM2002所采用的环形RNA技术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低的免疫原性,在治疗应用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2024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赵强教授团队启动了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探索HM2002注射液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IHD患者中,经心外膜心肌内给药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至2024年10月,已经完成了全部患者的注射给药。初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观察到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心功能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目前,患者随访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这些研究数据为HM2002注射液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也为后续的临床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HM2002注射液的NMPA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环码生物在环形RNA药物开发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为中国原创生物技术在高端生物医药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环码生物将继续深耕环形RNA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推动HM2002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进程,并探索环形RNA在其他适应症中的潜力应用,开发更多突破性疗法,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与福音。

关于环码

环码生物(CirCode),是全球领先的环形RNA疗法的引领者,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殊荣。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多项关键技术,打造了全链条自主可控的环形RNA技术平台,构筑了完善的全球专利保护体系,为环形RNA药物开发扫清障碍。环码生物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出发,储备管线覆盖多个治疗领域:传染病疫苗、心血管、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公司凭借自身优势,在产业领域备受瞩目,吸引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关注,成功斩获数亿元融资,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环码生物已与多家国际知名药企达成合作,共同探索及开发环形RNA疗法的潜力,推动更多以环形RNA技术为疗法的药物的创新。环码生物将持续推动科学技术成就的转化,造福广大病患,让天下没有难治的病。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09 0
bioRxiv | 纯化circRNA的凝胶电泳和HPLC可以如何优化?RNA变性是关键! //www.xjpih.com/?p=11606 //www.xjpih.com/?p=11606#respond Thu, 09 Jan 2025 06:28:13 +0000 //www.xjpih.com/?p=11606

纯化仍然是circRNA制备的一个重大挑战。目前的纯化策略包括选择性去除线性RNA杂质的核酸外切酶处理,用于中和免疫原性三磷酸基团的磷酸酶处理,以及基于其物理化学属性分离circRNA的凝胶电泳、HPLC(图1A)、亲和层析以及超滤技术。

相关阅读:

大规模制备circRNA: 从Oligo dT亲和层析到冻干制剂

bioRxiv | 利用oligo(dT)亲和层析法实现circRNA的大规模纯化

bioRxiv |新纯化策略有效提高工程circRNA生产和表达效率

bioRxiv丨超滤纯化工程化circRNA,大幅提升纯度及产率

中检院建立RT-HPLC法分析circRNA疫苗纯度及降解产物

凝胶电泳是circRNA分离的重要方法,但环状和线性RNA的物理化学相似性,在通过凝胶电泳分析时迁移率相。相比之下,高效液相色谱-分子排阻色谱(HPLC-SEC)为生物制药提供了可扩展性。然而在HPLC-SEC中,由于环状与线性RNA峰有重叠,为获得相对纯的circRNA,通常收集circRNA峰的后一部分,因而影响产量

近日,丹麦奥胡斯大学跨学科纳米科学中心(iNANO)Jørgen KjemsbioRxiv上发表研究论文:RNA denaturation underlies circular RNA separation。

研究全面评估了使用凝胶电泳和HPLC-SEC纯化circRNA的效果,揭示RNA变性是circRNA有效分离的关键。通过比较酶法和核酶法合成的circRNA,研究强调了不同的合成策略及副产物,决定了纯化的复杂性。而凝胶电泳和HPLC-SEC对circRNA的有效分离都依赖于RNA变性。此外,研究表明,当使用HPLC-SEC时,即使RNA样品中微量的镁离子也会显著影响circRNA分离。在优化的变性条件下,HPLC-SEC能够直接从稀释的体外转录产物中纯化circRNA,从而简化纯化过程。研究提供了对circRNA分离的机制见解,有利于提高circRNA药物的纯度和可扩展性。

凝胶电泳分离circRNA

为了研究circRNA合成方法对凝胶电泳的影响,研究分别利用T4 RNA连接酶2介导夹板连接法排列鱼腥藻I型内含子-外显子(PIE)法四膜虫I型内含子自靶向剪接(STS)法合成circRNA(图1B)。

图1 用于circRNA分离研究的构建体设计。

较高的E-gel电泳温度可以促进circRNA分离。变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效果更佳,而天然PAGE和毛细管凝胶电泳(CGE)在预变性处理后也能提高分离效率。可能归因于变性过程后RNA构型的均一性增加。

加热有利于HPLC-SEC纯化circRNA

提高柱温可以显著提高circRNA与线性RNA的分离率。对于PIE和STS构建体,柱温提高至45 ℃时,PIE构建体circRNA的分离得到增强,而STS构建体在60 ℃时circRNA与线性RNA峰重叠较多。此外,孔径大小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图2)

图2 circRNA的HPLC-SEC纯化。

预处理对HPLC-SEC纯化circRNA的影响

在65°C下快速冷却使T4 lig 2-CVB 3-GFP构建体的分辨率略有提高,同时减少了PIE和STS构建体中内含子与较长RNA的共洗脱。此外,加入10 mM镁会干扰circRNA的分离,而加入10 mM EDTA并快速冷有利于去除内含子,从而提高circRNA的纯化效果

HPLC-SEC纯化粗提circRNA

研究进一步探索了是否可以省略HPLC-SEC纯化之前的RNA清除步骤。提高柱温至45 ℃和60 ℃可以改善circRNA和内含子分离效果。结合快速冷却和添加EDTA及甲酰胺的策略,显著降低了PIE构建体的内含子含量(图3B-D)。然而,STS构建体无需该处理,其内含子在60 ℃时已完全分离。

可能原因是,PIE样品引入了额外的镁以提高环化效率,因而需要更苛刻的变性条件。而IVT后STS结构未引入额外的镁或加热步骤。此外,两种合成方法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内含子和circRNA的分子间结合亲和力的不同(图1B)。

图3 未经预先RNA净化的PIE-CVB 3-GFP circRNA的HPLC-SEC纯化。

总结

基于T4酶夹板法、PIE法、STS法三种circRNA体外合成策略产生的线性副产物中分离circRNA的基本原理,研究证明了变性条件对于在凝胶电泳和HPLC-SEC中有效分离circRNA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将推动基于circRNA的生物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发展,为未来的创新治疗策略铺平道路。

基于T4酶夹板法、PIE法、STS法三种circRNA体外合成策略产生的线性副产物中分离circRNA的基本原理,研究证明了变性条件对于在凝胶电泳和HPLC-SEC中有效分离circRNA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将推动基于circRNA的生物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发展,为未来的创新治疗策略铺平道路。

以上研究可知,从物理化学性质相似的线性RNA甚至是nicked RNA副产物中高效分离circRNA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步骤。不同的体外合成circRNA策略、合成条件以及circRNA序列长度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不同的副产物生成,进而影响circRNA的纯化效率和纯度。

如何实现高纯度circRNA的制备?

吉赛生物开发了基于T4连接酶法的circPure®PIE法的circPrecise®两种RNA环化专利技术,并进一步优化了circRNA纯化平台。该平台可针对不同合成策略和不同序列circRNA合成的杂质组分和含量进行分析,从而选择适宜的纯化策略。其纯化策略包括凝胶电泳、亲和层析、HPLC、自研RNase R处理、超滤等多种主流技术,并可实现多种纯化技术的联合应用。凭借高效精准的circRNA体外合成和纯化平台,吉赛生物可提供高纯度、高环化效率、无序列长度限制且表达能力优异的circRNA体外合成服务。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5.01.04.631262v1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06 0
43.5亿美金!Orna与Vertex达成战略合作,推进血液疾病下一代基因编辑疗法 //www.xjpih.com/?p=11604 //www.xjpih.com/?p=11604#respond Thu, 09 Jan 2025 06:24:02 +0000 //www.xjpih.com/?p=11604

● 合作为镰状细胞病(SCD)和 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患者提供Orna的差异化脂质纳米颗粒 (LNP)递送解决方案 。

● Orna将获得6,500万美元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超40亿美元潜在的临床前、临床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和特许权使用费。

2025年1月7日,Orna Therapeutics通过其全资子公司ReNAgade Therapeutics Inc. 宣布与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达成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利用Orna的新型专利LNP递送技术,以推动Vertex在镰状细胞病(SCD)和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领域的下一代基因编辑疗法的研发进程。

2022年8月,Orna与默沙东达成总额高达36.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本次战略合作将成为Orna签署的第二笔重大交易,此外,该合作也进一步印证了Orna在2024年5月收购ReNAgade Therapeutics后所获得的脂质纳米颗粒递送技术的价值和潜力。

相关阅读:刷屏!环状RNA赛道再度吸金超36亿美金!默沙东与Orna达成合作,推进下一代RNA技术

相关阅读:双强合并!Orna战略收购ReNAgade以巩固其在环状RNA领域的领导地位

根据此次合作协议条款,Orna将获得6,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包括以可转换票据形式进行的投资,并且Orna有资格根据与SCD/TDT产品相关的特定临床前、研究、开发、监管和商业实现里程碑的情况,获得最高达6.35亿美元的资金。此外,如果Vertex在其他适应症中有条件,Orna还有资格获得每件产品高达3.65亿美元的额外费用,最多达10件产品,预计交易总额可达43.5亿美元

Orna将有资格获得此次合作可能产生的任何产品未来净销售额的分级版税。Vertex将提供为期三年的研究合作资金,并拥有延长研究合作期限的选择权。

Amit Munshi,Orna首席执行官发言“Vertex是提供下一代治疗血红蛋白病方法的领导者,我们很高兴与他们合作开发体内疗法,利用我们的专有技术实现前所未有的HSC递送。今天的合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行业领先的肝外LNP递送化学,并强调了递送对于实现下一代RNA药物的重要性。”

Ansbert Gadicke,Orna董事长兼MPM BioImpact管理合伙人发言“今天的合作利用Orna行业领先的非病毒HSC递送,这是我们的第二个主要合作伙伴关系,证明了公司平台的广度和潜力。我们期待与Vertex合作,开发SCD和TDT的变革性疗法,同时推进我们在自身免疫和肿瘤学领域的领先 panCAR™ 管线项目。这笔交易进一步巩固了Orna在下一代RNA药物方面的领导地位,并有可能为患者带来大规模影响。”

关于 Orna Therapeutics

Orna Therapeutics致力于设计和提供一类新型完全工程化的环状RNA (oRNA)疗法,以释放RNA医学治疗身体任何部位疾病的潜力。Orna的环状RNA转录本与传统mRNA方法相比具有优势,包括简化生产、改进脂质纳米颗粒的配方以及卓越的蛋白质表达。其行业领先的基于LNP的递送系统和全面的编辑程序使Orna 能够推进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RNA药物,以改变患者护理。

参考链接

https://www.ornatx.com/orna-therapeutics-establishes-strategic-collaboration-with-vertex-pharmaceuticals-to-develop-next-generation-approaches-for-sickle-cell-disease-scd-and-transfusion-dependent-beta-thalassemia-tdt/

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vertex-pays-orna-65m-work-next-gen-gene-therapies-blood-disorders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04 0
circRNA研究汇总丨20241230-20250105 //www.xjpih.com/?p=11602 //www.xjpih.com/?p=11602#respond Thu, 09 Jan 2025 06:16:19 +0000 //www.xjpih.com/?p=11602

欢迎来到“circRNA研究汇总”栏目,本栏目将为您带来cir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了41篇最新文献,涵盖了circRNA的基础研究、功能探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请您紧跟circRNA研究的步伐,共同洞悉科研前沿的最新动态!

检索式:(circ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RNA[Title/Abstract]) OR (circular mRNA[Title/Abstract])

研究汇总列表

]]>
//www.xjpih.com/?feed=rss2&p=11602 0